雨景怎么拍

yyzn|

怎样拍摄雨景
    倾盆大雨:1/30~1/125,雨滴成线条,侧风拍摄,雨点成斜线,渲染风雨交加的气势。
    中雨:1/30~1/60,雨成条状,可避免较近处的人物模糊。
    小雨:雨的效果难表现,借助雨衣、雨伞或能突出特殊环境的道具,含蓄表现雨的效果。
    细雨:要借助前景表现,如树叶、花草上的水珠,朦胧的景物与晶莹的水珠相映成趣。
    阵雨天气(阳光、雷雨交加):采用侧光或逆光拍摄,雨丝拍成闪亮的银丝,照片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强烈立体感。
    注:雨天摄影,光线灰暗,可适当采取减少曝光量和延长显影时间(慢快门)提高反差。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正面像时,因拍摄距离很近,经常会出现鼻子大耳朵小的变形效果,最好选用焦距80~135的定焦或变焦镜头。

用单反拍夜景的方法??

一、抓准黄金时间
许多新手认为夜景就是在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扛着相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记录城市冷暖更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实际上,在夜幕将至未至的时间是拍摄夜景的最佳时间。此时,华灯初上,晚霞刚隐,天空的颜色不是黑,而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彩霞余光,而此时城市的夜生活已然开始,人头涌动,好不热闹。
这时候拍摄的好处是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强,色彩华丽,但城市的夜景也勾勒得十分恰当,十分漂亮。
这时候的天空肉眼看上去基本上已经算是全暗了,但因为相机的长曝光,所以你还是能看到些许的云彩和晚霞的余光。

二、三脚架,快门线,低ISO
这个不用多说了,拍夜景一般都需要好的机位和长曝光,所以这两样东西是最基本的了。而在这两样东西的支撑下,你就没有必要用高ISO了,毕竟低ISO的质量更好。

三、用RAW
RAW相对于直出最大的优势是白平衡。
RAW对白平衡的调整基本上是无损的,这在夜景中更是体现得无比明显。看夜景图片,实际上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夜景的主色调十分明显且在画面中占据着较大比例。
原因很多,主要是两点:
其一,夜间光照不强, 不足以支撑世间万物表现出各自的色彩差异。
其二,因为长曝光的运用,会让相对固定的色彩不断强化。比如天空的色彩,反之,涌动的人群因为在动,在画面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对色彩的影响要弱于天空。

摄影中的色温,指什么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表示单位为:K(kelvin)。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摄影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 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 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这都是因为拍摄环境的色温与拍摄机器设定的色温不对造成的。一般在扩印机上可以进行调整。但如果拍摄现场有日光灯也有钨丝灯的情况,我们成为混合光源,这种片子很难进行调整。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